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23〕4号),我院3项成果荣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为战育人“三融合九对接”的定向军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围绕定向军士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构建军地、育训、校厂“三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实行“思政教育与军魂铸造、学生管理与军人管理、军训项目与作训科目、校园文化与军营文化、课程教学标准与军士岗位任职标准、教学内容与实战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现场与部队外场、教师与教官、学校评价与部队评价相对接”的九对接培养,创造性提出了基于价值(面向战场)、现实(面向部队)、历史(面向未来)的“三维度三为三合”定向军士育人理论与模型,形成了“三融合九对接”的定向军士培养模式。
航空机务人才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3482”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从育人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方式四个方面架构航空机务人才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育人机制上,行企校协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从政策倾斜、经费投入、招生招工等方面实现行企校三元育人;课程体系上,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融入职业资格、准入资格等内容,构建“四证合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上,打破传统学期制,实行八段分期、工学交替;培养方式上,实行校企双导师教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3482”(三方四证八段双导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航空类高职院校“三融三魂”文化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提出“三三式魂育”理论,把文化与“魂育”结合,构建传统文化塑造“国魂”坚定思想素质、国防文化铸造“战魂”培育军政素质、技能文化锻造“匠魂”提升职业素质的文化育人理念。探索实践“三全四进”层级式系统性文化育人,搭建全体系、全时域、全媒体育人平台,推进文化“进制度、进课堂、进环境、进网络”,分段分类开展渐入式、循环式、递进式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思政、课堂教学、文明创建、网络思政贯通融合育人。基于“梯度量化”健全文化育人评价机制,实现育人过程“可评、可测、可溯”。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设立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最高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深度检阅和全面展示。本次获奖成果共计1998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四个类型,特等奖7项、一等奖245项、二等奖1746项,其中职业教育特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500项。
此次获奖数量、质量创我院历史新高,也是我院“双高”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院在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健全教学成果培育、激励、推广应用机制,发挥此次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凝练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科研处 谢盈盈 供稿 都昌兵 审稿)

